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MI)患者心电图(ECG)病理性Q波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CHD,A组)1 207例及MI患者362例,根据病理性Q波将MI患者分为前壁MI(B组)及下壁MI(C组),分析患者冠脉造影及ECG资料,评价病理性Q波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脉多支病变发病率,C组(93.3%)分别高于B组(77.4%)及A组(71.0%)(P<0.05),而B组又高于A组(P<0.05);冠脉严重程度Gensini评分,C组(58.6±16.8)分别高于B组(45.3±12.3)和A组(39.7±10.5)(P<0.05),而B组又高于A组(P<0.05).结论 MI患者冠脉病变情况可能比较严重,与前壁MI相比下壁MI提示冠脉病变情况更严重.
推荐文章
外周血管病变与非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研究
动脉硬化
超声检查
冠状动脉
内膜中膜厚度(IMT)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病变程度
血清皮质醇和肌钙蛋白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隘程度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
皮质醇
肌钙蛋白I
冠状动脉造影
Gensini积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病理性Q波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心肌梗死/病理生理学 心电描记术 冠状动脉疾病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43-1845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6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8-1372.2016.12.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艾民 攀钢集团总医院心内科 29 88 6.0 6.0
2 颜昌福 攀钢集团总医院心内科 23 69 5.0 6.0
3 夏福纯 攀钢集团总医院心内科 21 68 5.0 6.0
4 贺剑 攀钢集团总医院心内科 26 66 5.0 6.0
5 江军 攀钢集团总医院心内科 5 12 2.0 3.0
6 李春慧 攀钢集团总医院心内科 4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梗死/病理生理学
心电描记术
冠状动脉疾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师杂志
月刊
1008-1372
43-1274/R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中国医师杂志社518办公室
42-14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5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07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