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研究群落水平上的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及功能多样性随坡向的变化规律,对认识不同坡向上的植物群落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高原不同坡向上的自然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植物功能性状(株高和比叶面积)和功能多样性测度指标(功能丰富度、功能均匀度和功能离散度)随坡向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阴坡的株高和比叶面积显著高于其他坡向;(2)一元性状的功能丰富度在不同坡向间均无显著差异;阴坡和半阴坡的多元性状功能丰富度显著高于阳坡;(3)阴坡的株高功能均匀度显著高于半阳坡,而比叶面积功能均匀度在各坡向的差异并不显著;多元性状功能均匀度在不同坡向差异显著,阴坡最高,半阳坡最低;(4)阴坡和半阴坡的株高功能离散度显著高于阳坡和半阳坡,而半阴坡的比叶面积功能离散度显著高于阳坡;半阴坡的多元性状功能离散度Rao指数显著高于阳坡.研究结果暗示了,在阴坡和半阴坡上,植物对群落内的生态位空间和资源利用更充分,种间竞争强度较低,不同物种之间生态位高度分化;而在阳坡和半阳坡上,由于水分等条件的限制植物可占据的生态位空间有限,导致其对占据的生态位空间使用不足,物种间资源竞争较强烈.在群落水平上,研究地区的植物功能性状及功能多样性随坡向的规律性变化,反映了黄土高原植被群落构建过程中坡向因子对功能性状的筛选效应.该研究结果对该区的植被恢复重建的物种选择及植被布局规划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推荐文章
陕北黄土高原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黄土高原
物种多样性
植被
森林
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天然草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黄土高原
陇东
天然草地
植物多样性
黄土高原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的β多样性变化
物种周转
物种内嵌成分
物种更替成分
群落相似性
加性分解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天然草地群落结构与土壤水分关系
天然草地
土壤水分
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半干旱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坡向因子对黄土高原草地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坡向 群落构建 功能性状 功能丰富度 功能均匀度 功能离散度
年,卷(期) 2016,(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23-683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50501090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孝安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17 2247 27.0 41.0
2 王贤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49 3.0 3.0
3 朱云云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49 3.0 3.0
4 邓美皎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54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5)
共引文献  (229)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445)
二级引证文献  (135)
195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2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7)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2)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88)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76)
2020(4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坡向
群落构建
功能性状
功能丰富度
功能均匀度
功能离散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