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为防治颈动脉斑块和冠心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该院心内科及老年科住院的患者210例,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无斑块组(130例)和颈动脉斑块组(80例);根据患者有无冠心病分为无冠心病组(160例)和冠心病组(50例).分别记录检测各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性别、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吸烟、酗酒、家族心血管病史、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心房颤动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颈动脉无斑块组比较,颈动脉硬化斑块组中年龄、RBP、男性、吸烟、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RBP、吸烟、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独立相关(P<0.05).与无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中年龄、RBP、大专以上学历、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斑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BP、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的发生独立相关(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斑决形成和冠心病发生与临床多因素相关,其中RBP水平升高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控制RBP水平,对预防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冠心病有重要的意义.
推荐文章
降脂通脉胶囊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冠心病
降脂通脉胶囊
C反应蛋白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病人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研究
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证素
流行病学调查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分析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内-中膜厚度
冠心病
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RBP水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冠心病发病的影响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 颈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1-8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22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16.06.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汤涌 南京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2 13 1.0 2.0
2 张晓峰 南京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2 13 1.0 2.0
3 董皓 南京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1 12 1.0 1.0
4 郭忠玉 南京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2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视黄醇结合蛋白
颈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