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称来自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进入中国语境后,依照《公约》精神,我国对非遗各种类型的保护采取了适应本土特征的举措,取得佳绩。非遗保护的理念来自于《公约》,解读《公约》精神是进行实践的前提。传统音乐是非遗类别中的重要一项,以《公约》精神为向导,结合传统音乐的自身特点因类制宜,才有走向未来的可能。
推荐文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江苏传统美术类非遗影像传承研究
生态文明
传统美术
非遗
影像
传承
传统戏剧类非遗数字化传播的问题与对策
传统戏剧
非遗
数字化传播
现状
问题对策
电商时代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非遗企业
商业模式
4P营销
产品创新
渠道创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公约》精神下传统音乐类非遗保护思考
来源期刊 新丝路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公约》 非遗 传统音乐 保护
年,卷(期) xsl_2016,(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6-247
页数 2页 分类号 B8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琼珊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公约》
非遗
传统音乐
保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丝路
半月刊
2095-9923
61-1499/C
西安市西五路68号210室
52-217
出版文献量(篇)
9047
总下载数(次)
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