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自发性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的病理机制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自2013-01-2015-06就诊于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科的11例临床表现为cSAH的颅内大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探讨其病理机制.结果 共纳入11例患者,男8例,女3例,中位数年龄62岁.所有患者均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未进行规范降压治疗.临床症状:类似TIA者7例(63.6%),不同程度持续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3例(27.3%),癫痫发作1例(9.1%),其中伴有轻中度头痛4例(36.4%).影像结果:所有患者头CT均表现为出血局限于一个或几个脑沟内,DSA检查未发现动脉瘤,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前循环大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烟雾病2例,单侧大血管狭窄/闭塞9例,包括ICA闭塞1例,MCA闭塞7例及MCA重度狭窄1例.所有患者的DSA均可见丰富的侧支循环,软脑膜吻合支开放最常见.结论 (1)cSAH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缺乏特异性,以发作性症状最多见;(2)颅内大血管重度狭窄/闭塞是cSAH的重要病因之一,并以MCA为主,软脑膜吻合血管破裂是导致cSAH的发病原因;(3)血压的高位变异波动是导致软脑膜血管破裂的直接诱因.
推荐文章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20例分析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造影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2例临床及头颅CT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
头颅CT
16层CT血管成像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检出中的应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颅内大动脉狭窄或闭塞与自发性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相关性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自发性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大动脉狭窄或闭塞 侧支循环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3
字数 346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保朝 37 169 9.0 11.0
2 李祥欣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发性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大动脉狭窄或闭塞
侧支循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半月刊
1673-5110
41-1381/R
大16开
郑州市经八路2号(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
36-178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95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11284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