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GN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改变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5年7月我院3例RGNT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4~26岁,平均19岁,临床表现有眩晕、呕吐、共济失调等,MRI检查示病变均位于第四脑室,T1WI呈稍低信号影、T2WI呈高信号影.组织学上肿瘤具有特征性的双相结构[神经细胞和胶质结构以及小而一致的神经细胞形成菊形团和(或)血管周围假菊形团],胶质结构绝大部分区域表现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形态.结论 RGNT是一种生长缓慢、罕见的肿瘤,以第四脑室多见,有其独特的组织形态,目前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应密切随访.
推荐文章
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和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结构的胶质神经元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结构的胶质神经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伴菊形团形成的胶质神经元肿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胶质神经元肿瘤
菊形团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MRI表现
神经元
神经系统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
病理学,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当代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室肿瘤 胶质神经元肿瘤 第四脑室 菊形团形成 病理特征
年,卷(期) 2016,(3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9.41
字数 317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小梅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病理科 26 61 4.0 6.0
2 夏春燕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病理科 24 93 6.0 8.0
3 李维卿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病理科 15 85 5.0 8.0
4 徐蓉蓉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病理科 4 7 2.0 2.0
5 李云园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病理科 4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室肿瘤
胶质神经元肿瘤
第四脑室
菊形团形成
病理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当代医药
旬刊
1674-4721
11-5786/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1座)8B02室
2-515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911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1528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