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水合氯醛镇静失败后,右美托咪定滴鼻对幼儿补救镇静的效果。方法156例年龄1~3岁患儿拟行核磁共振( MRI)检查,在水合氯醛初次镇静失败后给予补救镇静。补救方法为:追加10%水合氯醛25mg· kg-1口服(C组)、右美托咪定1mcg· kg-1(L组)及2mcg· kg-1(H组)滴鼻补救,补救镇静成功后记录患儿镇静效果、入睡时间,苏醒时间、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意向治疗分析C、L和H组补救成功率分别为74.4%、80.0%和94.0%,其中H组补救成功率高于C和L组( P<0.05)。入睡时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C、L和H组平均苏醒时间为78.0 min、43.0 min和58.0 min,与L和H组比较,C组苏醒时间延长( P<0.05),与L组比较,H组苏醒时间较长( P<0.05)。无低氧血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有效监护下,右美托咪定滴鼻能安全用于水合氯醛镇静失败的补救。对于1~3岁儿童,鼻内2 mcg· kg-1的镇静效果更满意,苏醒时间也更短。
推荐文章
右美托咪定雾化或滴鼻在儿童镇静中的效果
右美托咪定
经鼻给药
口服
镇静
患儿
全麻患儿术中和术后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的效果观察
小儿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镇静
躁动
小儿手术右美托咪定术前经鼻喷雾的效果观察
右美托咪定
麻醉前用药
小儿
镇静
经鼻喷雾给药
右美托咪定滴鼻在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
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全麻
麻醉诱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右美托咪定滴鼻对镇静失败幼儿的补救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鼻内给药 儿童 水合氯醛 深度镇静
年,卷(期) 2016,(27)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77-3380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72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宇林 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 9 97 4.0 9.0
2 宋兴荣 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 14 186 7.0 13.0
3 张文华 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 1 4 1.0 1.0
4 范艳婷 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 1 4 1.0 1.0
5 赵天云 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 1 4 1.0 1.0
6 陈景晖 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 2 4 1.0 2.0
7 姚晓君 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右美托咪定
鼻内给药
儿童
水合氯醛
深度镇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半月刊
1002-1256
23-1278/R
大16开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卜奎北大街333号
14-25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496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11647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9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8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6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4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3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2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1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0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9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8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7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6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4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3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2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1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0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9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8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7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6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4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3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1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0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