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I级亲属家族性颅内动脉瘤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大庆地区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大庆龙南医院等多家医院收治并明确诊断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40名患者,取其I级亲属作为调查对象。蛛网膜下腔出血由CT确诊;颅内动脉瘤由CTA或DSA检查确诊。采取问卷调查方法调查所有受试者,进一步分析家族性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例如吸烟、酗酒、高血压等。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结果通过本试验结果显示:(1)此次实际筛查38名先证者,I级亲属共298人,I级亲属中发现颅内动脉瘤阳性病例30人(男:女=14:16)。(2)明确基础疾病对颅内动脉瘤的影响: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对颅内动脉瘤有诱发及促进作用(P值<0.05)(3)生活习惯对颅内动脉瘤的影响:长期大量饮用白酒、吸烟、引用浓茶、饮用咖啡对颅内动脉瘤有诱发及促进作用(P值<0.05),长期引用酸奶颅内动脉瘤发病率明显少于不饮用酸奶者( P值<0.05)重大生活事件对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影响不大(P值>0.05)结论(1)家族性颅内动脉瘤患者I级亲属患病率女性多于男性。(2)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对动脉瘤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尤以长时、大量吸烟明显;长期引用酸奶可减少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对颅内动脉瘤有诱发及促进作用。
推荐文章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后
CT-Fisher分级
高血压
Hunt-Hess评级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研究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后
危险因素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研究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破裂
颅内出血
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I级亲属家族性颅内动脉瘤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养生保健指南 学科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I级亲属 危险因素 分析
年,卷(期) 2016,(37)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医学│Comprehensive medical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183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35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廉晓宇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54 121 5.0 8.0
2 李显伟 大庆龙南医院神经外科 13 5 2.0 2.0
3 刘中涛 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颅内动脉瘤
I级亲属
危险因素
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养生保健指南
周刊
1006-6845
15-1353/R
呼和浩特市东风路华联名仕园B座1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552
总下载数(次)
72
总被引数(次)
1361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