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通过查阅古籍,分析历代医家对狐蜮病的见解,运用中医辨证方法以及现代物理学原理对狐蜮病的病名进行探讨并简述其病机与论治.认为狐蜮病的蜮字为蜮的可能性较大,且狐蜮病多与"水""气"有关与外感淫邪之气有关.通过中医辨证可知,该病病位在肝、心、脾;病性为湿热,而在治疗方剂上就常沿用仲景之方甘草泻心汤加减,或以苦参汤熏洗,或雄黄熏之;变证时,即初得时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即脓成,能食,用赤小豆当归散.
推荐文章
《伤寒论》脾胃病证治探要
伤寒论
脾胃病
痞满
便秘
呕吐
下利
腹痛
心衰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心衰病
活血化瘀
益气养阴
温阳利水
双心疾病
仲景论治消渴病探要
张仲景
消渴病
金匮要略
黄帝内经
中医脑病的历史沿革及其辨证论治研究
中医脑病
古代文献
辨证施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狐蜮病的病名探议及其论治
来源期刊 中医药通报 学科
关键词 狐蜮病 狐惑病 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5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422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狐蜮病
狐惑病
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通报
双月刊
1671-2749
35-1250/R
大16开
厦门市仙岳路1739号(中国厦门市中医院院内)
34-95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2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