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东汉到南朝,神道石柱在形制上与其他墓上建筑的组合关系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经过梳理,可发现南朝神道石柱既源自汉代墓葬制度,但在形制、位置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意义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其形制与其他墓上建筑的组合关系在南朝时定型,反映出南朝陵墓的制度。在这个过程中,神道石柱在整个墓葬体系中代替了汉代的墓阙,由单纯的神道标识物转向划定茔域范围的“门”的角色,并与南朝石兽、墓室门、壁画狮子等陵墓地表地下建筑构成一个地上地下一一对应、互为表里的“神兽守门”体系。这一体系以神兽守卫的“门”将茔域分割为天界、现实世界和地下世界,墓主尸体经过神道石柱,如过了一扇虚幻的门,从现实社会进入地下黄泉,而时人亦梦想灵魂能脱离尸骨,反向通过此门离开墓地,进入天国,故辅以墓中种种来导引墓主人通过神道石柱而升仙。这一体系顺应了当时南朝的政治需要,继承了东汉以来流行的死后信仰中的“辟邪—升仙”观念,而囿于去汉已久的客观条件,利用外来石柱样式和柱顶石兽的形式重新构建而成的一个升天体系。在此期间,神道石柱或受到某些外来因素的影响,但多作用于其外观,其内涵更多来自于本土墓葬体系。
推荐文章
谈象征性装饰在古今陶艺装饰中的蕴意
象征化
抽象
不似之似
空灵
浅议柯勒律治诗作《忽必烈汗》中水的象征
象征主义
《忽必烈汗》
柯勒律治
《蝇王》象征体系的构建
象征
背景
人物
实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朝神道石柱在墓葬体系中的功能和象征
来源期刊 考古学集刊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神道石柱 南朝陵墓 升仙 石刻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5-17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K878.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神道石柱
南朝陵墓
升仙
石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考古学集刊
年刊
16开
北京市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