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人的身份具有外在性,但它是客观的,并决定人格.身份具有等级差异的社会现实与人格人人平等的制度规范间存在冲突.人格平等应当只限于人与生俱来的人之所以为人的自然属性的平等,由人的不平等身份所决定的人格的社会属性是不平等的.人的犯罪身份具有降低其社会人格效应的现象和法人制度出现的事实均是双重人格属性理论的有力证明.
推荐文章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人格化刑事诉讼问题研究
刑事一体化
人格化
刑事诉讼
认罪认罚从宽
报应正义
论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之刑事责任标准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
适用标准
刑事责任
论教师的人格素养
教师
教师人格素养
自我教育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之刑事责任适用标准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
适用标准
犯罪行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人格属性的论证 ——兼论刑事责任实现的人格降低效应
来源期刊 行政与法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人格 身份 人格双重属性 刑事责任实现 人格降低效应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法学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5
页数 7页 分类号 D924.3
字数 783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林 24 23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格
身份
人格双重属性
刑事责任实现
人格降低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行政与法
月刊
1007-8207
22-1235/D
大16开
长春市前进大街1299号
12-154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0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6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