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思想家对于圣经中“原罪说”或“根本恶”的理解是不同的.马克思对此所作的诠释,无疑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他的直接影响密切相关.然而,就其理论渊源而言,康德对马克思的意义尤为巨大.与传统的启示神学不同,康德试图在理性的界限范围内重建道德的宗教或批判神学.遗憾的是,在如何处理弃恶趋善、协调道德自律与上帝恩典之悖论的问题上,康德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康德思想中的这些矛盾,经由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驳斥之后,为马克思由无神论的视角重新审视整个宗教传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康德和马克思对“原罪”或“根本恶”的解读过程,既是一个由唯心论到唯物论的演化过程,也是一个从有神论到无神论的发展过程.
推荐文章
马克思主义内在动力探析
马克思主义
内在动力
探析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影视纪录新时代研究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影视记录
新时代研究
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解读
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
内涵
解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根本恶——以康德与马克思为例
来源期刊 基督教学术 学科
关键词 根本恶 康德 任性 马克思 异化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92
页数 14页 分类号
字数 1047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根本恶
康德
任性
马克思
异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督教学术
不定期
32开
上海市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