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初步探究移动CT在进行头部扫描时产生的杂散辐射在空间中的分布,以期为移动CT的辐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CareTom移动式多排CT头部序列进行单次扫描,用TLD(LiF:Mg,Cu,P)型热释光探测器测得辐射剂量值,并用Matlab软件绘制出辐射剂量场的空间分布.结果 移动CT前方的辐射剂量稍高于后方,周围空间辐射剂量场则大致呈从前向后的“倒三角”形分布.最大数值出现在中心水平层面,移动CT正前方距离扫描孔中心最近的测量点(距中心0.5m),为0.255 mGy.结论 移动CT头部扫描产生的杂散辐射剂量较低,但为了避免长期低剂量辐射的损伤,检查技师和其他医护人员应尽量站在移动CT机的侧面和后方2 m以外的地方,并在扫描时尽可能地配置放射防护装备.
推荐文章
优化CT辐射剂量技术在心脏扫描中的研究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图像质量
降低螺旋CT辐射剂量策略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剂量减少
自动曝光控制
有效剂量
医院级CT辐射剂量及诊断剂量水平研究
辐射剂量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剂量优化
诊断剂量水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移动CT头部扫描辐射剂量场的空间分布
来源期刊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移动CT 头部扫描 辐射剂量场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辐射剂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2-305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0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7.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真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 141 643 14.0 18.0
2 夏春潮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 36 101 6.0 8.0
3 张金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 10 21 3.0 4.0
4 彭婉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 8 32 4.0 5.0
5 蒲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 8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移动CT
头部扫描
辐射剂量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月刊
0254-5098
11-2271/R
16开
北京市德外新康街2号
18-9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449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