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脲醛树脂为壁材,E-51环氧树脂为芯材,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自修复环氧树脂微胶囊.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微胶囊形貌,金相显微镜测量了微胶囊的粒径大小及分布,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微胶囊化学结构,综合热分析仪分析了微胶囊热稳定性.将E-51微胶囊与潜伏性固化剂邻苯二甲酸酐植入到E-44环氧树脂基体中,制备了自修复微胶囊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简支梁冲击试验机测试了试样冲击强度和自修复效率.结果表明:制备的微胶囊呈规则球体,囊芯质量分数高,热稳定性好;微胶囊的植入使得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形貌从平整形态向针状斑纹形态转变.当自修复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微胶囊和潜伏性固化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0%和3.0%时,自修复效率达到81.5%.
推荐文章
单组分微胶囊填充型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自修复性能研究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微裂纹
环氧树脂微胶囊
自修复性能
梯形双悬臂梁试样
固化剂
修复率
MF包封DCPD自修复微胶囊的合成
自修复材料
微胶囊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原位聚合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导热性能研究
氮化硼
环氧树脂
碳纳米管
热导率
DMA法评价微胶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自修复率
自修复材料
动态力学分析
无损测试
恒应变损伤
热处理
脲醛树脂
环氧树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修复微胶囊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来源期刊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微胶囊 复合材料 自修复 自修复效率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1-465,471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3
字数 46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775.2017.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新华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4 509 13.0 19.0
2 张倩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3 92 6.0 9.0
3 陈燕秋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7 2.0 2.0
4 刘永强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环氧树脂
微胶囊
复合材料
自修复
自修复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7775
32-1668/N
大16开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28-8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8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0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