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估目前几种用于肾脏病治疗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激活危险性,为合并HBV感染的肾炎患者制订更加合理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活检确诊为肾小球肾炎的患者275例,分为HBsAg阳性组(102例)与HBsAg阴性组(173例);HBsAg阳性组按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分为单用糖皮质激素(激素,Pred)组,激素+环磷酰胺(Pred+CTX)组,激素+硫唑嘌呤和(或)雷公藤多甙(Pred+AZA / TwHF)组,对比接受不同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患者的肝损伤发生率;HBsAg阳性组按是否抗病毒治疗分为抗病毒组及未抗病毒组,对比接受抗病毒治疗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肝损伤的发生率.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肝炎活化的风险因素.结果 HBsAg阳性组与HBsAg阴性组免疫抑制治疗期间,肝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2.4%(33/102)及7.6%(13/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21,P<0.001);HBsAg阳性组78.4%的肝损伤事件发生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6个月内;Pred+CTX组肝损伤的发生率66.7%(6/9)高于Pred组[37.8%(23/61)]以及Pred+AZA/TwHF组[25.0%(8/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1,P=0.067);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为HBV活化的危险因素(OR=7.501,P=0.027).抗病毒组治疗前谷氨酸转氨酶(ALT)水平较未抗病毒组高(t=3.133, P=0.03),HBV-DNA载量>105(copies/ml)患者的比例较未抗病毒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174, P<0.001);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抗病毒组与未抗病毒组肝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47.5%(19/40)及29.0 %(18/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69,P=0.66).结论 HBsAg阳性的肾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时存在肝损伤高风险.在免疫抑制治疗期间,特别是前6个月,应加强对此类患者血清HBV-DNA载量及肝功能监测;CTX可能存在肝毒性及促进HBV活化的风险;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明确抑制HBV-DNA复制,但似乎未能减少肝损伤事件发生率,需通过前瞻性研究证实该类患者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价值.
推荐文章
PD-1/PD-L1免疫抑制剂在HB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
癌,肝细胞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免疫疗法
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患者肺隐球菌病临床特征分析
隐球菌病
免疫减弱宿主
临床特征
128例经血感染HIV患者合并HCV和HBV感染状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合并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合并HBV感染肾炎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的肝脏安全性
来源期刊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抑制治疗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19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54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16.2017.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淑君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研究所 8 29 2.0 5.0
2 姚翠微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研究所 5 7 2.0 2.0
3 陈锐鸿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研究所 2 4 1.0 2.0
4 陶静莉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研究所 2 2 1.0 1.0
5 刘伟敬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研究所 3 7 2.0 2.0
6 刘华锋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研究所 28 3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4)
共引文献  (496)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小球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抑制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双月刊
2095-3216
11-9325/R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301医院东病房楼524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0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