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玉器阴刻工艺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随着青铜器的崛起,玉器的礼制功用式微,而装饰性和实用性增强,阴刻工艺发展成为该阶段玉器技术体系中极为突出的一类技术。自商晚期开始,玉器在继承史前玉器传统的基础上,深受青铜文化浸染,具有重复性和对称性特点的阴刻纹饰逐渐发展成为其主流装饰风格。这不仅对之后的玉器艺术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一定时期内玉器技术的选择性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导向性作用。通过对妇好墓出土的7件玉器进行微痕观察,发现传统的手持石制工具除了被用于少量阴刻纹饰的细节制作,很大程度上已被携带解玉砂的旋转砣具所取代。通过考察加工工序,发现玉工往往将器物打磨修整之后才进行纹饰的精雕细琢,说明这一锦上添花的工序极受重视。此外,我们观察到砣具在该时期尚未用于切割、打磨等技术。说明早期砣具在玉器技术体系里的应用存在选择性和局限性。就中国玉器技术史而言,砣具的应用是加工技术从纯粹手工到半机械化的分水岭,而晚商时期正处于这个极为重要的变革阶段。
推荐文章
殷墟妇好鸮尊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妇好鸮尊
艺术特征
鸮崇拜
战神
凶鸟
殷墟王裕口南地出土磨石研究
殷墟
王裕口
磨石
实验考古
陕西旬邑县东汉壁画墓出土木材的研究
出土木材
东汉
侧柏
灰楸
山胡椒
竹材
试论洛阳地区唐墓出土的茶具与茶文化
洛阳地区
唐墓
饮茶方式
茶具
茶文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阴刻技术试析
来源期刊 考古学集刊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殷墟 妇好墓 玉器 阴刻技术
年,卷(期) kgxjk_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5-182,317-323
页数 9页 分类号 K876.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殷墟
妇好墓
玉器
阴刻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考古学集刊
年刊
16开
北京市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