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物理学中的曲率概念来自微分几何,深入应用到理论物理各个领域,广义相对论的时空曲率是一个典范.量子力学中的曲率思想,1926年萌发于薛定谔对波动方程的早期推导,突变论创始人勒内·托姆采用微分拓扑学,在1972年对熵与量子波函数作出了曲率解释.沿着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协调的新思路,赵国求等学者从1990年代开始,提出了高度符合薛定谔波动力学原始论文的量子力学曲率解释,开辟了与爱因斯坦的非欧线元解释不同的双4维复数时空解释.爱因斯坦曾经根据赫兹的最小曲率原理,把波函数表示为曲率张量,但因为多体波函数的非欧线元之间相互依赖,就放弃了这一思路.在与哥本哈根学派的长期论战中,爱因斯坦坚信正是量子力学的不完备导致波函数的概率解释成为不可缺少,而不是量子概率解释表明量子力学不完备.
推荐文章
解读量子力学的基本假定
教育
量子力学
5个基本假定
麻将骰子模型
解读
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及其哲学思考
量子力学
统计解释
哲学思考
研究分析
量子力学的绘景与绘景变换
力学变量
状态
绘景
矩阵元
量子力学在5G通信中的应用
量子力学
5G通信
量子纠缠态
量子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爱因斯坦与量子力学解释
来源期刊 自然辩证法通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弯曲时空 量子曲率 非欧线元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技术哲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50
页数 6页 分类号 N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5994/j.1000-0763.2017.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新忠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22 1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弯曲时空
量子曲率
非欧线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自然辩证法通讯
月刊
1000-0763
11-1518/N
大16开
北京4588信箱(北京玉泉路19号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内)
2-281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9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68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