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5年10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的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以及早产儿胎龄、性别、分娩方式、出生季节、出生体重,母亲年龄、职业、婚姻状况、体质指数、受孕方式、胎产次、妊娠期并发症(包括产前发热、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生长受限)及产前激素使用情况等潜在影响.纳入同期住院的97例足月儿作为对照病例.结果 早产儿组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36.81±16.64)nmol/L,足月儿组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40.49±12.75)nmol/L,早产儿组显著低于足月儿组(t=-2.45,P=0.02);早产儿组维生素D严重缺乏、缺乏、不足和充足的比例分别为26.00%、53.20%、16.40%、4.30%,足月儿分别为0、76.30%、21.60%和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8,P<0.01).维生素D缺乏组早产儿母亲的年龄大于偏低组(t=2.15,P=0.03),缺乏组的母亲体质指数小于偏低组(t=7.74,P<0.01),缺乏组的血钙含量低于偏低组(t=-2.31,P=0.02).夏秋季节出生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好于冬春季节(χ2=6.8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母亲年龄(OR=1.28,95%CI:1.19~1.37,P<0.01)、母亲BMI(OR=0.82,95%CI:0.75~0.89,P<0.01)、冬春季节出生(OR=0.57,95%CI:0.33~0.97,P=0.04)为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结论 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较高;母亲年龄、体质指数及冬春季节出生是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
推荐文章
中山市极早产儿铁营养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极早产儿
铁营养状况
影响因素
早产儿维生素D补充效果及骨代谢指标的随访研究
婴儿,早产
维生素D
骨化二醇
维生素D缺乏
骨钙素
血清钙
血清磷
不同剂量维生素E预防早产儿贫血的效果研究
维生素E
贫血,早产儿
治疗结果
综合预防
早产儿出生时维生素D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25-羟基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
早产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早产儿 足月儿 维生素D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7-13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2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293.2017.1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善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20 78 6.0 8.0
2 周勤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26 120 7.0 10.0
3 刘雪婷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4 22 2.0 4.0
4 贺斯麟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产儿
足月儿
维生素D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月刊
1673-5293
61-1448/R
大16开
199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7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38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