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明确页岩不同岩相类型中孔隙类型的构成和垂向分布特征,选取川东龙马溪组7个页岩样品,进行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成像,对其孔隙类型进行定量分析。考虑到页岩的非均质性,每个样品选取5个区域,每个区域由100张放大倍数为14000倍的SEM照片拼接组成(10μm×10μm),对每张SEM照片进行2000计点法统计各类型孔隙的面孔率,最后归纳得出每个样品中不同类型孔隙的平均百分含量。研究区可观察到3大类孔隙:粒间孔、粒内孔和有机质孔,不同岩相类型中各类型孔隙占比不同,龙马溪组自上而下页岩岩相类型变化趋势为黏土质页岩—粉砂质页岩—硅质页岩,随着黏土矿物含量逐渐减少,有机质含量和石英含量逐渐增加,其主要孔隙类型由粒内孔转变为有机质孔。脆性矿物含量对以粒缘孔为主的粒间孔数量起着控制作用;黏土矿物含量控制以片间孔为主的粒内孔发育程度;有机碳和自生石英含量决定着有机质孔的数量。龙马溪组下段的硅质页岩是页岩气最有利储层。
推荐文章
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
焦石坝
龙马溪组
页岩气
储层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四川盆地
焦石坝地区
早志留世
页岩
微观孔隙结构
控制因素
有机质孔
热演化程度
页岩气
涪陵地区焦石坝构造龙马溪组页岩气地质建模
涪陵地区
龙马溪组
地质建模
页岩气
储层
焦石坝构造
川东南石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特征
页岩
沉积特征
川东南
石林地区
五峰组
龙马溪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页岩储层孔隙类型控制因素研究--以川东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为例
来源期刊 石油实验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控制因素 分布特征 孔隙类型 页岩储层 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东部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盆地?油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8
页数 8页 分类号 TE122.23
字数 61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81/sysydz20170107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洋 47 204 8.0 13.0
2 金振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53 799 15.0 25.0
3 赵建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9 120 5.0 9.0
4 耿一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5 120 5.0 5.0
5 温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6 120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2)
共引文献  (1191)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229)
二级引证文献  (75)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2(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43)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20(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控制因素
分布特征
孔隙类型
页岩储层
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东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实验地质
双月刊
1001-6112
32-1151/TE
大16开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2060号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0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