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蛋白质亚细胞定位的常规方法是构建由35S启动子驱动目的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融合的表达载体,在细胞中瞬时或稳定表达来确定该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定位.35S启动子的优势是能够获得较强的GFP信号,但同时也可能因为蛋白质合成量过大,导致部分蛋白滞留在运输途径中或出现在其真实定位以外的区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中黄素单氧化酶FMOGS-OX1为例,利用蛋白质抑制剂放线菌酮处理过量表达FMOGS-OX1-GFP融合蛋白的烟草叶片.结果表明:未经放线菌酮处理的烟草叶片表皮细胞,细胞质和内质网中均呈现了较强的荧光信号,放线菌酮处理后,内质网上的信号消失,而细胞质则呈现出稳定的信号,因此判断FMOGS-OX1合成后可能是经过内质网运输到细胞质中的.上述结果证明适当的放线菌酮处理,能够避免强启动子驱动报告基因造成的蛋白质合成过量的问题,可有效地提高蛋白质亚细胞定位的准确性.
推荐文章
海南三亚红树林放线菌多样性及抗菌活性
红树林
放线菌
多样性
抗菌活性
南海稀有放线菌的分离及其卤化酶基因分析
南海
稀有放线菌
多样性
卤化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放线菌酮提高黄素单氧化酶FMOGS-OX1亚细胞定位的准确性
来源期刊 生物技术通报 学科
关键词 GFP FMOGS-OX1 亚细胞定位 放线菌酮 内质网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8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7.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晶 132 1191 20.0 26.0
2 孔稳稳 6 57 3.0 6.0
3 夏洪宇 2 2 1.0 1.0
4 徐蕊 1 0 0.0 0.0
5 苍炜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GFP
FMOGS-OX1
亚细胞定位
放线菌酮
内质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技术通报
月刊
1002-5464
11-2396/Q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18-9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80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539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