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https:∥en.wikipedia.org/wiki/Edd),海洋中水平直径在10~500 km、持续时间由数天至数月之间的水平旋转水体通称为中尺度涡.南海中尺度涡最早发现于1956年,60 a来的观测与研究表明,南海是中尺度涡多发、频发海区.南海中尺度涡研究大致经历了早期发现、将中尺度涡当作单体运动现象研究、统计分析和当作群体运动现象研究等阶段,本文概要评述南海中尺度涡研究发展史和近年最新研究进展.经过60 a的观测与研究,南海中尺度涡的宏观特征,包括三维结构和运动学,已大致清楚.南海中尺度涡全年皆可发生,主要分布在水深大于1 000 m的深海盆,其中吕宋海峡以西和海盆西边界最为集中,气旋式冷涡和反气旋式暖涡发生概率大致相同.南海中尺度涡海面半径大多分布在50~150 km,半径随水深减小,平均水平尺度比太平洋的涡旋要小.涡旋个数逐月变化,但季节规律不明显;年际变化幅度约20%,但与ENSO无明显对应关系;年平均个数的统计结果不一,最少11个·a-1,最多49个·a-1.南海中尺度涡旋转流场从表层一直延伸到海底,流矢量表层(100 m)最大(可达40 cm·s-1),随水深减小,2 000 m仍可达3.5~5.0 cm·s-1,但相对涡旋中心不对称,涡轴线向西倾斜.南海中尺度涡以2.0~9.0 cm·s-1的速度向西传播,低速区分布在深海盆东边界和西南部分海域.海面涡度平均值在5.4×10-6~20×10-6 s-1区间,高于太平洋平均值.近期研究把南海中尺度涡视为群体运动现象,先后提出长寿涡列、驻波模态和罗斯贝标准模等新概念.关于南海中尺度涡的发生机制,前人多认为黑潮和南海局地为起源.最新观点认为以罗斯贝波和中尺度涡为表现形式的太平洋中尺度扰动直接进入南海,并与海盆固有振荡模态发生共振,从而构成太平洋起源.而南海中尺度涡耗散过程、中尺度涡与其他海洋过程的相互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推荐文章
1993-2017年南海中尺度涡特征分析
南海
中尺度涡
识别
特征
南海中尺度涡边缘亚中尺度过程模式研究
亚中尺度过程
中尺度涡
动能谱
ROMS模式
基于卫星测高的南海中尺度涡统计特征研究
卫星测高
中尺度涡
识别能力
时空分布特征
融合数据
南海
南海中尺度涡旋的统计特征
南海
中尺度涡
季节变化
空间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海中尺度涡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海洋科学进展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南海 中尺度涡 长驻涡列 驻波模态 罗斯贝标准模态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58
页数 28页 分类号 P73
字数 160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647.2017.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建宇 厦门大学地球与海洋学院 28 341 11.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5)
共引文献  (179)
参考文献  (7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6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2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2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1(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2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1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4)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南海
中尺度涡
长驻涡列
驻波模态
罗斯贝标准模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科学进展
季刊
1671-6647
37-1387/P
大16开
青岛市高新技术区仙霞岭路6号
24-58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2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7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