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裂缝间钢筋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分别考虑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处于相同和不同水平位置处,详细推导了裂缝截面处后张有黏结预应力筋的拉应变滞后系数.结合前期完成的刚度计算规范比较结果,借鉴精度较好的刚度计算模式,并通过大量挠度试验数据,提出了考虑预应力筋拉应变滞后特点的混凝土梁刚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不论对钢筋混凝土梁,还是对各类预应力混凝土梁,该刚度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均符合较好,从而将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刚度公式统一起来;特别是对后张有黏结和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相比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刚度公式,该刚度公式计算精度更高,可为规范修订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预应力筋应力腐蚀后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
预应力筋
应力腐蚀
混凝土梁
人工坑蚀
静力
开裂荷载
极限荷载
抗弯刚度
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开裂荷载与刚度计算
锈蚀
预应力混凝土梁
开裂荷载
短期刚度
有黏结与无黏结混合配置预应力筋混凝土梁短期刚度研究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
有黏结
无黏结
混合配置
有限元分析
短期刚度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预应力筋张拉及计算
预应力内置钢箱-混凝土连续组合梁
预应力损失
预应力筋张拉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考虑预应力筋拉应变滞后的混凝土梁刚度统一
来源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拉应变滞后 刚度计算 刚度统一 挠度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土木与船海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5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37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45/j.hust.1704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小卒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81 761 15.0 24.0
2 杜毛毛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8 4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预应力混凝土
拉应变滞后
刚度计算
刚度统一
挠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1-4512
42-1658/N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38-9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46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88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