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中局部和静脉应用氨甲环酸两种方式对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以及安全性.方法 将50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局部注射组和静脉滴注组,各25例.局部注射组缝合深筋膜后于骨折端局部注射2 g氨甲环酸后关闭切口;静脉滴注组切皮前10~15 min给予1 g氨甲环酸,第1次给药3 h后再次静脉给予1 g氨甲环酸.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和输血率以及术后1、3、5、7 d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及凝血功能指标,并于术后第1、7天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 术后隐性失血、术后输血量、输血率局部注射组均少于静脉滴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7 d Hb、HCT值局部注射组高于静脉滴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7 d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7天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均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局部注射和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均能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输血量,均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但局部注射对减少隐性失血量有优势.
推荐文章
局部和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减少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隐性失血对比研究
股骨转子间骨折
氨甲环酸
隐性失血量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氨甲环酸对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
股骨粗隆间骨折
氨甲环酸
人工股骨头置换
围手术期失血
局部注射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出血情况的影响
氨甲环酸
粗隆间骨折
骨折内固定
隐性失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局部和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的疗效比较
来源期刊 临床骨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氨甲环酸 隐性失血 局部注射 静脉滴注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3-73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83.42|R973.1
字数 23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287.2017.06.03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5)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股骨转子间骨折
氨甲环酸
隐性失血
局部注射
静脉滴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骨科杂志
双月刊
1008-0287
34-1166/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147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7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