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微滴合成是数字PCR中的关键技术,但其中两相流速与生成微滴大小和频率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采用VOF模型研究数字PCR系统中生成微滴的尺寸、频率与两相流速的关系.方法 将氟化油作为连续相,反应液(水)作为离散相,通过求解整体的动量方程和各自相的体积分数连续方程来实现相与相间的界面追踪,模拟出微通道内两相的流动情况,对不同两相流速下微通道内微滴生成的尺寸和频率进行研究.结果 在不同的流速条件下,微通道内会出现弹状流、滴状流和管状流3种流型.并且,对于弹状流和滴状流,随着连续相流速的增加,微液滴的生成尺寸减小,生成频率增加;而随着离散相流速的增加,微液滴的生成尺寸和频率都会增加.结论 在滴状流状态下,当连续相流速为0.048~0.064m/s,并且离散相流速为0.016~0.032m/s时,可高效生成数字PCR微滴.
推荐文章
十字交叉微通道内微液滴生成过程的数值模拟
微流体学
两相流
计算流体力学
微液滴
流型
一种基于反相微乳液的数字PCR微滴的制备方法
数字PCR
微滴式dPCR
油包水
微滴生成
电泳
脱氧核糖核酸
微滴喷射3D打印尺寸建模与数值模拟
微滴喷射
3D打印
尺寸建模
喷嘴速度
加速度
二维T型微通道内液滴生成的数值模拟
T型微通道
VOF模型
毛细数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数字PCR中微滴生成尺寸与频率的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数字PCR 微流体 两相流 微液滴 流动聚焦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1-36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18.04
字数 29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3208.2017.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继宏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16 55 5.0 7.0
2 张森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7 39 3.0 6.0
3 高辛未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4 2 1.0 1.0
4 张弘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字PCR
微流体
两相流
微液滴
流动聚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双月刊
1002-3208
11-2261/R
16开
北京安定门外安贞医院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2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59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