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由主义乃至整个近代以来的理论都将“社会”理解为“由个人组成的实体性存在”,因此,造就了基于“抽象的、原子化的个人”的社会构建逻辑和秉持“同一性原则”的社会治理方案,致使公共性发生逻辑扭曲和形式化蜕变.张康之教授在《为了人的共生共在》一书中基于全球化的视野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的共生共在”这一事实判断,进而重新界定社会的内涵及其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揭开公共性流失问题的根源.根据张康之教授的观点,社会实质上是人的生活和活动的空间,包含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之中,而当下“人的共生共在”的状况则要求人们必须彻底跳出自由主义传统的禁锢,根据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的需求开展合作治理,才能真正探寻到公共性形式与实质相融合的现实路径.
推荐文章
海洋管理的公共性研究
海洋
政府
海洋管理
公共性
公共性与基层治理耦合路径研究
乡村治理
乡村公共性
基层治理
乡村公共精神
城市公共性:城市综合体的社会定位标准
城市综合体
城市公共性
城市功能
以人为本
浅议房地产市场的公共性
房地产市场
发展模式
公共利益
住房需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合作视野中的公共性逻辑及其实现——张康之教授《为了人的共生共在》思想述评
来源期刊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学科
关键词 合作 公共性 《为了人的共生共在》 张康之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书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90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124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4026.2017.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雅勤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24 181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合作
公共性
《为了人的共生共在》
张康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双月刊
2095-4026
10-1062/D
大16开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788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2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