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FRTA爆炸极限测试仪,研究在氮气与二氧化碳的作用下,甲醇爆炸极限的变化状况,并分析比较它们对甲醇的抑爆能力.依据测定结果,运用Origin制图软件,拟合出甲醇爆炸极限的变化规律曲线.结果表明:氮气与二氧化碳都能起到缩小爆炸极限范围、抑制爆炸的作用.当氮气与二氧化碳浓度分别为44%、33%的时候,甲醇爆炸上限与下限一致,甲醇爆炸极限范围皆集合于一点,甲醇不再有爆炸的危险.在抑爆能力方面二氧化碳要比氮气强.若达到同样抑爆程度,所需氮气的量要比二氧化碳的多.
推荐文章
杂质气体对二氧化碳驱影响模拟研究
二氧化碳驱
最小混相压力
杂质气体
细管实验
驱替实验
二氧化碳化学: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反应
绿色化学
二氧化碳
环境友好介质
离子液体
精细化工中间体
碳酸酯
噁唑啉酮
喹唑啉二酮
杂质气体对二氧化碳驱最小混相压力和原油物性的影响
二氧化碳驱
甲烷
氮气
最小混相压力
原油物性
临界摩尔分数
数值模拟
自动降低车内二氧化碳装置的研究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传感器
车窗控制器
报警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氮气与二氧化碳对甲醇爆炸极限的影响
来源期刊 测试技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甲醇 爆炸极限 氮气 二氧化碳 抑爆 气体爆炸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测试技术与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6-550
页数 5页 分类号 X932
字数 34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449.2017.06.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谭迎新 中北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103 711 15.0 19.0
2 于金升 中北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4 4 1.0 1.0
3 聂鹏松 中北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5 4 1.0 1.0
4 刘金彪 中北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6 6 2.0 2.0
5 魏文仲 中北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2)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醇
爆炸极限
氮气
二氧化碳
抑爆
气体爆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测试技术学报
双月刊
1671-7449
14-1301/TP
大16开
太原13号信箱
22-1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9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