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重点对浮升力效应和流动加速效应引起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强迫对流传热强化、传热恶化现象进行了综合研究.理论分析了浮升力效应和流动加速效应影响超临界二氧化碳强迫对流传热的机理,并对已有表征浮升力效应和流动加速效应强度的无量纲因子Bu和Ac进行了改进.与已有研究不同,本文在改进Bu过程中使用了更合理的运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厚度之间的关系式,在改进Ac过程中使用了与二氧化碳物性变化规律符合更好的van der Waals方程.理论估计了Bu和Ac的临界值分别为1.3×10-5和3.3×10-6,并得到了实验数据验证.与已有浮升力因子和流动加速因子相比,经改进后的浮升力因子和流动加速因子及临界值可以更好地解释超临界二氧化碳拟临界区复杂的强迫对流传热现象.基于改进后的浮升力因子Bu和流动加速因子Ac建立的传热关联式有90.1%的预测值与实验测量值偏差在±30%以内.
推荐文章
竖直圆管内超临界流体混合对流传热特性理论分析
超临界二氧化碳
混合对流传热
浮升力效应
流动加速效应
拟临界区
超临界CO2水平管内浮升力和热加速效应评判准则
超临界CO2
传热
水平管
浮升力
热加速
强浮升力作用下超临界流体对流换热的湍流模型研究
湍流
k-ε模型
代数热通量模型
浮升力
超临界
高热流低流速条件下超临界CO2在小圆管内的对流传热特性
超临界二氧化碳
传热
流动
浮升力
关联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浮升力因子和流动加速因子改进及其在超临界流体混合对流传热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学科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强迫对流传热 浮升力 流动加速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6-189
页数 1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0/N092016-0024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郎雪梅 18 20 2.0 4.0
2 黄彦平 160 711 13.0 19.0
3 王俊峰 27 72 3.0 8.0
4 昝元锋 33 3 1.0 1.0
5 刘生晖 9 0 0.0 0.0
6 刘光旭 1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临界二氧化碳
强迫对流传热
浮升力
流动加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月刊
1674-7259
11-5844/TH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3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