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3个甘蓝型三棱角油菜为材料,在油菜花角期对各材料长度分别为1 cm、3 cm以及5 cm三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幼嫩三棱角果(三室)和普通角果(两室)的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和酶谱的比较分析,以研究三室角果与两室角果在EST和POD同工酶水平上的异同性。研究结果表明:1) 同一材料相同发育阶段三室角果和两室角果的EST同工酶,其带型表现一致,无明显差异,但个别同工酶的酶活性有一定的差异;同一材料相同发育阶段两者的POD同工酶,其带型也表现一致,只是少数同工酶的酶活性有一定的差异。2) 同一材料在三个不同发育阶段的三室角果或两室角果的EST同工酶带型无明显差异,POD同工酶带型也无明显差异,但酶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3) 对EST同工酶和POD同工酶而言,角果越小,酶活性越强,即随着角果的生长发育其酶活性表现为减弱的趋势。4) 3个材料的EST同工酶酶谱比较而言,14ds67与14ds72的酶谱相似程度较高,带型一致,而14ds78的酶谱与前两者的差异较大,说明三棱角材料14ds67和14ds72的亲缘关系较近,而14ds78与前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远。然而,3个材料的POD同工酶酶谱相比较无明显差异,酶带的一致性较好,只是少数条带的酶活性有一定的差异。5) POD同工酶酶谱的酶带数目明显少于相应材料的EST同工酶酶谱的酶带数目,而且迁移快的条带为强带。因此,三室角果与两室角果分别在EST同工酶酶谱和POD同工酶酶谱水平上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
推荐文章
睡莲不同器官和不同生长阶段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比较
植物学
睡莲
组织特异性
过氧化物酶(POD)
酯酶(EST)
五种鬼伞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同工酶研究
同工酶
过氧化物酶
酯酶
鬼伞
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抗虫棉品种
陆地棉
抗虫品种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数学模型
薏苡、川谷及其F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薏苡
川谷
F1
过氧化物酶
同工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棱角油菜两类角果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比较分析
来源期刊 植物学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两室角果 三室角果 酯酶 过氧化物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2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彦涛 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陕西油菜分中心 2 10 1.0 2.0
2 张新 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陕西油菜分中心 2 10 1.0 2.0
3 苟升学 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陕西油菜分中心 1 0 0.0 0.0
4 赵亚军 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陕西油菜分中心 1 0 0.0 0.0
5 陈文杰 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陕西油菜分中心 1 0 0.0 0.0
6 罗斌 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陕西油菜分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蓝型油菜
两室角果
三室角果
酯酶
过氧化物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学研究
双月刊
2168-5665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39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