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对异动症(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s, LID)大鼠行为学和纹状体多巴胺D1受体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OHDA构建(Parkinson’s disease, PD)大鼠模型,左旋多巴治疗4周制作LID大鼠模型,将成功建立的LI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干预组,另取相同数量的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四周后观察中药对LID大鼠异常不自主运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 AIM)评分、剂峰旋转次数的影响;测定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1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maximum binding capacity, Bmax)和平衡解离常数(equilibrium dissociation constant, KD);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多巴胺D1受体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随着左旋多巴治疗时间的延长,AIM评分及剂峰旋转次数进行性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干预后可明显减少异动症大鼠的AIM积分及旋转次数(P <0.05)。纹状体多巴胺D1受体活性结果显示:两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max升高(P <0.01),KD值降低(P <0.05),受体活性明显增高,中药治疗可使Bmax降低,KD值升高(P <0.01),明显降低D1受体活性;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多巴胺D1受体mRNA表达明显上调(P <0.01);中药可以显著下调多巴胺D1受体mRNA的表达(P <0.05)。结论:多巴胺D1受体介导的直接通路过度激活可能是异动症产生的主要机制。中药主要是通过下调多巴胺D1受体活性及基因表达从而有效缓解异动症症状。
推荐文章
哇巴因对大鼠肾皮质Na+-K+-ATP酶活性及多巴胺D1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Na+-K+-ATP酶活性
多巴胺D1受体
哇巴因
高血压
钠转运
针药结合疗法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纹状体区多巴胺D1、D2受体活性的影响
帕金森病
针药结合疗法
免疫组化
多巴胺
小鼠
止颤汤对帕金森病异动症大鼠DARPP 32磷酸化表达的影响
帕金森病
异动症
止颤汤
DARPP-32
磷酸化
熟地平颤颗粒对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学及α-突触核蛋白表达的影响
帕金森病
熟地平颤颗粒
行为学
α-突触核蛋白
增效减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滋肾平颤颗粒对异动症大鼠行为学及纹状体多巴胺D1受体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异动症大鼠 滋肾平颤颗粒 行为学 多巴胺D1受体 直接通路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26
页数 9页 分类号 R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动症大鼠
滋肾平颤颗粒
行为学
多巴胺D1受体
直接通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
双月刊
2166-6067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36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