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用6种不同牌号的玻璃纤维,通过萃取和热处理分别去除浸润剂中成膜剂与偶联剂,分析二者质量分数,通过测试原玻纤、萃取后玻纤及热处理后玻纤增强聚氨酯的界面剪切强度,以及萃取后玻纤表面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浸润剂组分和结构对界面力学性能的贡献.结果显示:萃取后,玻纤增强聚氨酯界面剪切强度略有降低,热处理后,界面剪切强度大幅降低,减小50%以上,且萃取后玻纤增强聚氨酯界面剪切强度随玻纤表面N/Si比增大而增大,表明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主要来自玻璃纤维浸润剂中偶联剂的贡献,且随玻纤表面N元素的增加而增大.
推荐文章
玻纤增强硬质聚氨酯材料的合成及其力学性能
玻璃纤维
硬质聚氨酯
力学性能
玻纤增强酚醛注塑料的制备技术和性能
玻纤增强
酚醛注塑料
制备
性能
长玻纤增强尼龙水表外壳注射模设计
长玻纤
尼龙66
水表外壳
注射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玻纤浸润剂对玻纤增强聚氨酯界面性能影响
来源期刊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玻璃纤维 浸润剂 聚氨酯 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334
字数 328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永根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311 9.0 16.0
2 孙颖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6 43 4.0 6.0
3 郭潇野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玻璃纤维
浸润剂
聚氨酯
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双月刊
1007-9815
11-3926/TQ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709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3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340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