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微导丝辅助送管困难性PICC导管置入的成功率.方法:将6 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2例.2组患者均采用改良Seldinger法联合超声引导穿刺,观察组在DSA监视下使用微导丝辅助送管,对照组在DSA监视下直接送管.比较2组PICC置管的到位率以及平均累积X线照射时间.结果:送管成功率观察组为96.8%,对照组为4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X线累积照射时间9.6分钟,对照组15例导管到位患者平均累积X线照射时间18.6分钟,17例患者在20分钟内未送管成功,改为微导丝辅助后,在平均X线累积照射时间10.5分钟内全部送管到位.结论:微导丝引导显著提高了送管困难性PICC导管置入的成功率,同时减少了患者和操作者X线照射时间.
推荐文章
PICC置管送管困难的护理研究进展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送管困难
护理研究
综述
血管因素
体位因素
管道材质
操作者
地塞米松在血管痉挛致PICC 送管困难中的应用
地塞米松
血管痉挛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炎
去枕平卧位配合转头及导丝边退PICC边进置管在减少PICC导管异位中的应用研究
妇科肿瘤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方法
异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导丝辅助送管困难性PICC导管置入的观察
来源期刊 西部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送管困难 微导丝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护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0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7
字数 26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6852.2017.10.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洁 26 51 5.0 6.0
2 甘培英 18 32 3.0 4.0
3 李双喜 4 11 1.0 3.0
4 宋来昌 5 24 3.0 4.0
5 党磊 3 10 1.0 3.0
6 蒋常燕 5 7 2.0 2.0
7 白彦文 1 1 1.0 1.0
8 石彦强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4)
共引文献  (159)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送管困难
微导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中医药
月刊
1004-6852
62-1204/R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瓜州路424号
54-78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78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53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