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液晶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本文以含乙炔桥键的四环异硫氰酸酯化合物为研究对象,芳基硼酸和3-氟-4-溴碘苯为起始原料,经6步反应合成了12种目标化合物,LC纯度大于99%,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DSC和POM对目标化合物的介晶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外推法对其双折射率和介电各向异性值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300℃以上高清亮点、150℃以上向列相温度区间、0.40~0.51的双折射率以及大于17的介电各向异性值.对于同一系列化合物,随着末端烷基链的增长,化合物熔点降低,但呈现近晶相的趋势增加.在Y、Z位引入侧向氟取代基,熔点和清亮点均降低;X位再引入侧向氟取代基,熔点上升、清亮点下降.用环己烷替代左边第一个苯环,化合物熔点降低、向列相温度区间变宽.引入侧向氟取代基使双折射率下降0.008~0.036.目标化合物有利于提高混合液晶配方的双折射率、清亮点和降低阈值电压.
推荐文章
二苯乙炔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与液晶性质研究
液晶
二苯乙炔
异硫氰酸酯
合成
△n
响应时间
单氟取代苯基二苯乙炔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与液晶性质研究
单氟取代
液晶
△n
快速响应
响应性能
乙烷桥键类四环液晶单体的介晶性研究
四环液晶
乙烷桥键
介晶性
二苯乙炔
氟取代基
氟代苯基二苯乙炔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与液晶性质研究
苯基二苯乙炔
异硫氰酸酯液晶
合成
△n
响应时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乙炔桥键四环异硫氰酸酯液晶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来源期刊 液晶与显示 学科
关键词 液晶 乙炔 异硫氰酸酯 介晶性 双折射率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2-700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61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YJYXS20173209.069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安忠维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光电材料事业部 85 503 11.0 18.0
3 李建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光电材料事业部 30 169 5.0 12.0
6 彭增辉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2 156 8.0 11.0
7 李娟利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光电材料事业部 14 49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液晶
乙炔
异硫氰酸酯
介晶性
双折射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液晶与显示
月刊
1007-2780
22-1259/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20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1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