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原切变线是青藏高原地区强降水和暴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本文利用0.5? ×0.5?格点的CFSR (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再分析资料,对1979~2010年秋季(9~11月) 500 hPa高原切变线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和移出次数等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根据横、竖切变线的天气个例,对比讨论了不同切变线的基本环流形势特征。分析结果如下:统计时段内,秋季高原切变线共出现146次,其中横切变线130次,且多初生于高原中西部,竖切变线16次,多初生于高原中东部。分析高原切变线的时间分布,发现秋季9月生成次数最多,11月最少,且主要生成在北京时间23时至次日02时之间的前半夜。对秋季高原切变线的持续时间进行分析,发现其持续时间主要集中在12小时以内。移出高原的切变线很少,占总次数的10.96%,其中,大部分竖切变线会移出高原。通过对两类切变线天气个例的500 hPa环流形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500 hPa西太平洋副高外围西伸至高原,高原北部出现负涡度中心时,易生成横切变线,横切变线与涡度零线平行,两侧南湿北干。与横切变线对比,西太平洋副高及其外围呈稳定的经向高压坝时易出现竖切变线,竖切变线水平涡度梯度明显,湿度梯度较弱。
推荐文章
高原切变线与高原低涡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高原切变线
高原低涡
切变
变形
相互作用
广西寒潮天气统计特征及环流形势分析
寒潮
统计特征
环流形势
高原切变线的客观识别与时空分布的统计分析
高原切变线
客观识别
CFSR再分析资料
时空分布
气候特征
影响山东切变线特征及典型个例分析
暖切变线
冷切变线
暴雨
对比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秋季高原切变线的统计特征及环流形势分析
来源期刊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高原切变线 横切变线 竖切变线 统计特征 环流形势
年,卷(期) qhbhyjkb_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5-225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爱娟 38 355 12.0 18.0
2 韩林君 2 1 1.0 1.0
3 冯鑫媛 7 74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原切变线
横切变线
竖切变线
统计特征
环流形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双月刊
2168-5711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437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