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保证炮弹在交接过程中速度的平稳性和交接的准确性,对提弹机构与弹夹间隙对炮弹交接过程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某小口径自动机无链供弹系统为例,基于平面运动特性对双向交接过程进行分析,并指出影响误差的因素.利用Solidworks建模软件建立简化供弹交接单元动力学模型,运用Adams运动学仿真软件进行炮弹交接仿真分析,得到炮弹速度曲线图,并分析炮弹与提弹机构之间的碰撞力.仿真结果表明:提弹机构与弹间隙对炮弹在不同单元之间的交接有直接的影响,不同间隙会导致弹在交接过程中发生卡弹情况,产生安全隐患.由于推弹机构摆放位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以及弹夹相对推弹机构的向下运动,导致误差的积累.利用提弹齿与炮弹间隙来消除本行炮弹的积累误差.通过Admas仿真验证了炮弹交接过程的可行性,使得炮弹交接过程平稳安全.
推荐文章
某无链供弹装置的仿真与试验
无链供弹装置
传感器
运动交接
可靠性
弹鼓供弹装置的驱动及传动交接分析
机械工程
弹鼓供弹
驱动
传动交接
拨弹轮齿数对供弹运动的影响分析
无链供弹
拨弹轮
运动交接
动力学仿真
弹链供弹机构对自动炮射速的影响研究
弹链供弹
自动炮
射速
建模仿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链供弹装置交接误差分析
来源期刊 兵工自动化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无链供弹 运动交接 误差分析 动力学仿真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系统建模与仿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J303
字数 30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90/bgzdh.2017.04.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劲松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71 213 8.0 10.0
2 王茂森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71 153 6.0 7.0
3 刘志桐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链供弹
运动交接
误差分析
动力学仿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兵工自动化
月刊
1006-1576
51-1419/TP
大16开
四川省绵阳市207信箱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66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286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