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对南海北部SCS-N站(116°E,18°30′ N,2016年5月)和菲律宾海西部PAC-ST02-34站(129°59.7′E,17°29.7′ N,2016年1月)真光层中颗石藻种群结构进行了对比.总体而言,南海北部真光层颗石藻丰度高于西菲律宾海,而物种多样性指数低于西菲律宾海,这与南海北部真光层中营养盐浓度高于同纬度西菲律宾海有关;两个海域颗石藻丰度极大值都出现在次表层,但在南海北部出现的深度要浅于西菲律宾海,这是由于南海北部真光层营养盐、温、盐跃层较西菲律宾海更浅.Florosphera pro funda是两个海域颗石藻种群的主要优势种,南海北部次级优势种为Emiliania huxleyi和Ge ph yroca psa oceanica,而西菲律宾海次级优势种则为Umbellosphaera irregularis.颗石藻属种的垂直分布构成在两个海域具有相似的特征,其中F.profunda主要分布在真光层中深层(>80 m);G.oceanica和Gladiolithus flabellatus也主要出现在真光层中深层;Umbellosphaera irregularis,Syracosphaera pulchra,Helicosphaera carteri和Discosphaera tubi era等则主要分布在100m以浅;E.huxleyi和Calcidiscus leptoporus在南海北部主要分布在100 m以浅,但在西菲律宾海则出现在深层(150m附近).
推荐文章
菲律宾海的声速剖面结构特征及季节性变化
菲律宾海
声速剖面
模态特征
Argo
低温和高温下颗石藻(Pleurochrysis sp.)种群生长特征及生化变化
颗石藻(Pleurochrysis sp.)
温度
种群生长
营养盐
多糖
叶绿素a
颗石藻Pleurochrysis carterae抗捕食特征
颗石藻P.carterae
抗捕食防御
卤虫
脂组
叶绿素荧光参数
DMSP
南海北部中生代沉积模式
南海
中生界
地震勘探
沉积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海北部和西菲律宾海颗石藻种群特征及差异
来源期刊 微体古生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颗石藻 真光层 南海北部 西菲律宾海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9-290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建芳 31 316 10.0 16.0
2 冉莉华 4 15 2.0 3.0
3 杨志 5 117 3.0 5.0
4 梁文 1 0 0.0 0.0
5 Priyadarshani Nilanthi 1 0 0.0 0.0
6 邹杨浩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9)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颗石藻
真光层
南海北部
西菲律宾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体古生物学报
季刊
1000-0674
32-1189/Q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4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