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皖北矿区回采巷道支护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人员的工程判断力和实践经验,导致有些巷道支护效果不佳,有些设计参数偏于保守,制约着矿井安全高效水平的提高.因此,在考虑层位岩性、节理裂隙、开采深度等因素基础上,定义了巷道顶板、底板及煤帮的稳定性判别指标.基于关键层理论,计算出顶板垮断极限层的层序数和采空区悬顶长度,推导出临界煤柱宽度计算式,从而确定了护巷煤柱稳定性判别指标,并进行了巷道围岩综合评价和整体分类.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拟合出分类指标与围岩塑性率的函数关系,计算了随围岩条件动态变化的分类指标权值,并依据基本顶来压当量及围岩塑性率函数的斜率变化,确定了围岩次分类的判别条件.结合皖北矿区回采巷道支护的成功实例,构建了包含巷道围岩力学参数、支护参数及其支护效果等信息的样本数据库,在综合考虑巷道类型及服务年限、区域类型、整体分类及围岩次分类基础上,优选试验巷道的支护方案,实现回采巷道支护决策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推荐文章
皖北矿区支护差异化管理技术
巷道围岩
支护
差异化管理
皖北矿区开拓、准备巷道围岩分类及差异化支护方法研究
开拓、准备巷道
围岩分类
差异化支护
决策系统
神东矿区回采巷道锚杆支护参数确定
锚杆支护
松动圈
围岩
载荷
支护参数
预应力锚索
采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皖北矿区回采巷道动态权值分类及其差异化支护
来源期刊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层位岩性 临界煤柱宽度 整体分类 围岩塑性率 动态权值 围岩次分类 差异化支护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2-1050
页数 9页 分类号 TD353
字数 66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545/j.cnki.jmse.2017.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华心祝 安徽理工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 1843 20.0 40.0
2 杨科 安徽理工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9 1709 20.0 38.0
3 王晓虎 安徽理工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0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层位岩性
临界煤柱宽度
整体分类
围岩塑性率
动态权值
围岩次分类
差异化支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3363
32-1760/TD
16开
江苏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3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61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