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岩土力学       
摘要:
进行垂直和水平动荷载下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地震作用下多年冻土缓倾角土层斜坡的地震响应、诱发滑坡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滑坡破坏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土层坡度为8°缓斜坡振动台模型试验条件下,斜坡模型破坏后其水平方向自振频率降低较明显,而垂直方向无明显变化;坡体滑动是整体沿着冰-土界面软弱层进行的失稳滑动,沿斜面滑下的斜坡土体内部没有发生破坏;模型斜坡的峰值加速度(PGA)放大系数随着坡体高程增加而增大,破坏前坡面PGA放大系数无明显变化,破坏时和破坏后变化较明显,斜坡土体对水平方向地震波的加速度动力放大响应大于垂直方向,冰-土界面软弱层的加速度放大系数明显小于上部土体和下部冰体,在加速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冰-土界面的孔隙水压力会升高.斜坡冰-土软弱界面和超孔隙水压力升高是地震荷载下多年冻土区缓倾角土层斜坡滑动的主要内因.
推荐文章
多年冻土区场地地震动随机特性研究
冻土工程
多年冻土区
场地地震动
随机特性
多年冻土区管道的若干关键技术
多年冻土区管道
关键技术
冻胀
融沉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水源设计
青藏铁路
多年冻土
冻土层上水
冻土层下水
管井
基于地貌分类的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层地下冰储量估算
地貌分类
黄河源区
多年冻土
地下冰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年冻土区缓倾角土层斜坡的地震反应
来源期刊 岩土力学 学科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多年冻土 低倾角土坡 滑坡机制 振动台 模型试验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69-347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4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285/j.rsm.2017.1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牛富俊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115 2137 28.0 43.0
2 葛修润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110 3468 33.0 56.0
3 孙红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42 500 12.0 21.0
7 张开健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藏高原
多年冻土
低倾角土坡
滑坡机制
振动台
模型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力学
月刊
1000-7598
42-1199/O3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4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0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