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古人根据长期采矿经验,在长屿硐天矿区开挖形成了无柱式“钟”形硐室,并根据NS走向和SW-NE走向地形坡度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断面跨度,导致硐室底部呈近似椭圆形.为深入探寻长屿硐天华玄硐群与花居硐群“钟”形硐室结构特征的科学规律,深入总结古人工程技术经验,进一步分析大型硐室群屹立千年不倒的影响因素,本文深入开展“钟”形采空硐室结构参数特征的研究,以地形坡度、硐室跨高比、硐室埋深与高度比为因素,采用FLAC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硐室围岩的应力以及塑性区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结论为:在缓坡方向,硐室跨高比宜小于1.44,硐室埋深与硐高比宜小于1.8;在陡坡方向,跨高比宜小于1.28,硐室埋深与硐高比宜小于1.8.勘查的24个硐室中有67.7%硐室符合该规律,可见古人采用了较为合理的“钟”形硐室结构形式,为洞室千年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推荐文章
长屿硐天“钟”形采空硐室结构特点及工程意义
“钟”型硐室
硐室结构
应力分布
基于分形特征参数的原木缺陷CT图像处理
分形
特征参数
原木CT图像
图像处理
压降曲线储层物性特征参数分析及应用
压降曲线
分层
特征参数
校正
大功率盘形激光焊多特征参数同步检测
大功率盘形激光焊
多特征参数
焊接状态
同步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钟”形采空硐室结构特征参数分析
来源期刊 工程地质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钟形”硐室 结构特征 围岩应力 围岩塑性区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重大工程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3-1131
页数 9页 分类号 TD264|TU457
字数 61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544/j.cnki.jeg.2017.04.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卸文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120 1316 19.0 31.0
5 杨丹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33 164 9.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0)
共引文献  (129)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钟形”硐室
结构特征
围岩应力
围岩塑性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地质学报
双月刊
1004-9665
11-3249/P
大16开
北京北土城西路19号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82-296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5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785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