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记录契丹语的契丹文字包括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两种。它们都是在失传数百年之后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陆续出土和被发现的。其中于1930年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瓦林茫哈地方出土的契丹小字辽道宗哀册篆盖上首次出现了辽代的国号。篆盖中央台面上共刻了六行篆体契丹原字,每行六字,共三十六字。原字是契丹小字的最小读写单位。
推荐文章
辽代墓葬的研究和对契丹文化的再认识探究
辽代墓葬
契丹文化
殡葬改革
社会史
文化史
论辽代丧葬习俗中的佛教因素
丧葬习俗
佛教
火葬
死亡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契丹文字中辽代双国号解读的历程
来源期刊 辽金历史与考古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契丹小字 墓志铭 契丹文字 契丹大字 道宗皇帝哀册 罗福成 辽道宗 契丹国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7-253
页数 7页 分类号 H211.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契丹小字
墓志铭
契丹文字
契丹大字
道宗皇帝哀册
罗福成
辽道宗
契丹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金历史与考古
年刊
16开
辽宁省沈阳市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