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推荐文章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中段应变分析
磁组构
变形强度
应变分析
变形方式
红河断裂带的新生代变形机制及莺歌海盆地的实验证据
莺歌海盆地
模拟实验
红河断裂带
新生代变形机制
中越红河断裂带考察与研究(一)
红河断裂
分段性
不均匀性
侧向挤出
越南
中国
红河断裂带的震源机制与现代构造应力场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震源破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新生代构造转换及其动力学机制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 构造转换 滇西北断陷盆地 东构造结 应力轨迹
年,卷(期) 2017,(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P542|P548
字数 6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75/cagsb.2017.s1.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志琴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25 3999 37.0 60.0
2 张进江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14 139 7.0 11.0
3 黄学猛 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3 21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2)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
构造转换
滇西北断陷盆地
东构造结
应力轨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