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荧光光谱法与紫外光谱法研究胭脂红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荧光猝灭结果表明:在模拟生理条件(pH=7.4)下,胭脂红对蛋白质的动态猝灭常数为4.54x1013 L/(mol·s),属于静态猝灭;298K时其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分别为5.33x107 L/mol和1.35;热力学参数熵变(AH)与焓变(△S)均为负数,表明胭脂红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和氢键;依据F(o)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得胭脂红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为3.75 nm,两者之间极有可能发生非辐射能量转移现象,导致荧光猝灭.同步荧光光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试验表明:胭脂红引起BSA分子构象的变化.
推荐文章
诺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拉曼光谱研究
诺氟沙星
牛血清白蛋白(BSA)
拉曼光谱
相互作用
亮黑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亮黑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甲基紫对牛血清白蛋白毒性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甲基紫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毒性
白藜芦醇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白藜芦醇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同步荧光光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胭脂红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胭脂红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猝灭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与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0-275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29/j.1009-7848.2017.05.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顾佳丽 渤海大学化学化工与食品安全学院 40 155 6.0 10.0
2 赵刚 渤海大学化学化工与食品安全学院 25 109 6.0 10.0
3 励建荣 渤海大学化学化工与食品安全学院 257 1701 19.0 2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胭脂红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猝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