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三切口入路治疗累及后侧平台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7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24~68岁,平均(39.7±15.3)岁.骨折分型根据Schatzker分型均为V型;基于AO/OTA分型均属于41B-3.1型.手术采用三切口入路,侧俯卧位下于膝关节前外侧、后外侧切开并显露胫骨平台,先于后外侧切口内将后侧骨折块固定,再经前外侧切口固定前外侧骨折块,然后转为平卧位,经前内侧切口固定内侧骨折块.影像学评价采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以及胫骨平台后倾角和内翻角.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评估膝关节运动情况,Lachman试验及Pivot-shift试验评价膝关节前后及旋转稳定性.结果 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3±0.9)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41±106) ml.术后6例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1.8±1.3)d;余1例肥胖[身体质量指数(BMI)> 30 kg/m2]且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愈合时间为21 d.术后随访时间为8~14个月,平均(11.4±2.8)个月.术后完全负重时间为2~3个月,平均(2.5±0.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16周,平均(11.1±2.8)周.术后即刻后倾角为4°~12°,平均8.29°±2.87°;内翻角为84°~88°,平均86.00°±1.41°;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4~18分,平均(16.86±1.57)分,优良率100%.术后6个月时后倾角为5°~14°,平均(8.71±2.63)°;内翻角为84°~89°,平均(86.43±1.62)°;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4~18分,平均(16.57±1.51)分,优良率100%.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为85~100分,平均(93.1±4.8)分,优良率100%;Lysholm评分为90~100分,平均(97.1±3.6)分;所有患者Lachman试验及Pivot-shit试验均为阴性.膝关节活动度为105°~140°,平均128.6°±12.8°.术后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骨折均解剖复位,无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结论 对于同时累及内侧、外侧及后侧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三切口入路术中操作便捷,复位、固定效果满意,且不增加创伤及副损伤,适合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