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实验设计了基于目标物循环引发滚换扩增(CI-RCA)的电致化学发光(ECL)传感器.首先,设计了由结合区域与多鸟嘌呤区域两部分组成的哑铃型挂锁探针作为滚环扩增模板.该模板中的结合区域能够与目标miRNA以及固载电极表面的引物杂交形成三元"Y"形结构,进而引发滚环扩增,产生连环的多胞嘧啶序列的单链DNA.当滚环扩增完成对模板的一次复制时,目标miRNA被置换下来,进而协助下一条引物与模板的结合,引发下一个滚环扩增,生成大量的引物3端延伸出的多胞嘧啶DNA单链.基于C-Ag-C的配位作用,Ag+被固定在电极表面,进而增强过硫酸根体系的ECL信号.因此,随着目标miRNA浓度的增加,ECL信号强度越高.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1.0 fmol/L~1.0 nmol/L浓度范围内对miRNA有良好的线性响应.
推荐文章
MWCNTs催化Ru(bpy)23+阴极电致化学发光
纳米材料
多壁碳纳米管
电致化学发光
三联吡啶钌
多巴胺
鲁米诺在β-环糊精修饰电极上的电致化学发光行为
电致化学发光
鲁米诺
β-环糊精
二氰二胺
硫量子点/Ru(bpy)2+3 电致化学发光法检测肌氨酸
硫量子点
Ru(bpy)2+3
电致化学发光
肌氨酸
测定
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体系的研发介绍
AutolumiS 3000
化学发光
异鲁米诺
磁性微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目标物引发的滚环扩增信号放大策略构建电致 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microRNA检测
来源期刊 化学传感器 学科
关键词 电致化学发光 滚环扩增 miRNA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5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326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晓静 2 2 1.0 1.0
2 蒋伟 2 2 1.0 1.0
3 钟毅欣 1 1 1.0 1.0
4 马绍勇 重庆市纳米材料及传感技术工程实验室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1 1.0 1.0
5 赵静 重庆市纳米材料及传感技术工程实验室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致化学发光
滚环扩增
miRN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传感器
季刊
1008-2298
32-1406/TP
江苏姜堰市姜堰大道66号姜堰市822信箱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9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