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油气混输管道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和堵塞过程,采用自行设计的高压环道装置,以去离子水、柴油、天然气为管输介质,在含水率70%、液相初始流量2 000 kg/h等条件下进行水合物堵塞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时水合物在管道中各处同时生成,但初始生成量并不相同;在实验含水率70%的条件下,水合物主要在管道气相空间壁面和液相主体中生成;水合物的生成会导致管内流量降低,在未添加乳化剂的情况下,油水混合液会因流量的降低而产生分层,此时水合物颗粒集中分布在混合液下层,造成流体黏度和管段压降的急剧升高,进而引发管道堵塞.
推荐文章
水合物法天然气管道输送的实验研究
海底管线
油气输送
管道堵塞
天然气水合物
水合物浆体
实验研究
管道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对"西气东输"的影响
天然气水合物
"西气东输"
管线
抑制方法
堵塞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机理及有效清除
天然气水合物
完井作业
深水油田
影响
水合物堵塞
天然气油基水合物浆液流动实验
油基水合物
堵管
粒径分布
弦长分布
环道流动
安全流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油气混输管道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和堵塞过程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生成 堵塞 黏度 压降 分层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天然气及其凝液的利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E83
字数 43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426.2017.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玉星 山东省油气储运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 16 30 3.0 5.0
2 王武昌 山东省油气储运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 9 23 3.0 4.0
3 宋光春 山东省油气储运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 4 14 2.0 3.0
4 赵鹏飞 4 23 3.0 4.0
5 姜凯 山东省油气储运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 2 11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3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天然气水合物
生成
堵塞
黏度
压降
分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双月刊
1007-3426
51-1210/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华阳天研路218号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28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