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PDA培养基和PD培养基,对樱桃番茄病株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经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认其致病菌为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6种杀菌剂对多主棒孢的室内毒力和EC50.结果表明,咪鲜胺锰盐对樱桃番茄多主棒孢菌菌丝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24 mg/L;氟菌.肟菌酯和苯醚甲环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4.18 mg/L和5.46 mg/L;春雷霉素抑制效果居中,EC50为29.01mg/L;嘧菌酯和多菌灵的EC50分别为161.35 mg/L和649.05 mg/L,其抑制效果较差.
推荐文章
麻疯树叶斑病病原菌初步鉴定及药剂防治试验
麻疯树叶斑病
病原初步鉴定
药剂防治
艳锦竹芋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竹芋科
致病菌
形态学观察
分子鉴定
系统发育树
紫穗槐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敏感性
紫穗槐叶斑病
互隔交链孢
生物学特性
药剂敏感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樱桃番茄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杀菌剂筛选
来源期刊 中国植保导刊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樱桃番茄棒孢叶斑病 多主棒孢 毒力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36.412.1
字数 319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8)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樱桃番茄棒孢叶斑病
多主棒孢
毒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植保导刊
月刊
1672-6820
11-5173/S
大16开
北京麦子店街20号楼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5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2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