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掌子面岩墙预留厚度是高风险岩溶隧道采用释能降压法施工时的一项重要技术参数.本文基于弹性厚板理论,分析了岩溶隧道掌子面突水机制,推导了边界条件分别为固支和简支两种模式的岩溶隧道掌子面岩墙安全防突厚度及临界水压计算公式.上述计算公式的参数化分析表明,两种模式下掌子面岩墙安全防突厚度随前方岩溶水压力、岩体泊松比的增大而增大;掌子面岩体质量越差,防突厚度愈大.临界水压力随掌子面岩墙厚度增加而增加,掌子面岩体质量越差,临界水压力愈小.掌子面岩墙安全防突厚度的理论分析及算例结果表明,固支边界条件下的计算结果与施工中普遍采用的预留厚度值较为一致,该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推荐文章
高风险岩溶隧道掌子面突水机制研究
岩溶隧道
掌子面破断突水
突变模型
突水判据
最小安全厚度
高风险岩溶隧道掌子面突水机制研究
岩溶隧道
掌子面破断突水
突变模型
突水判据
最小安全厚度
隧道掌子面防突水安全厚度的区间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
隧道工程
岩溶突水
安全厚度
地应力
非概率可靠性
基于剪切破坏的深长隧道掌子面隔水岩层安全厚度的研究
深长隧道
隔水岩层
安全厚度
剪切破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岩溶隧道掌子面防突厚度理论分析
来源期刊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岩溶隧道 掌子面 防突厚度 临界水压 突水机制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防灾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3-1380
页数 8页 分类号 U456O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佳奇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2 167 7.0 11.0
2 贺振宇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13 2.0 2.0
3 陈帆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 13 2.0 3.0
4 李宏飞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9)
共引文献  (14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溶隧道
掌子面
防突厚度
临界水压
突水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0836
50-1169/TU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83号重庆大学B区岩土馆二楼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8
总下载数(次)
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