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研究不同产地樟树种子的表型性状,系统揭示樟树种子的形态特征、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江西、四川等7个省41个县(市)164棵樟树的种子为实验材料,测定种子的长度、宽度、高度、种皮厚度、长宽比、长高比、宽高比、体积、千粒质量和比重等10个性状,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樟树种子的表型性状在不同产地和母树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省内种子的大小及其变异程度不相同;造成种子形态差异的主要性状为种子的长度、宽度、高度、体积和千粒质量;不同生境因子对种子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同,经度对种子性状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海拔高度,纬度和土层厚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的种子性状对生境因子变化的响应程度也不相同,种子比重对生境因子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其次是种子的千粒质量、宽度、种皮厚度、长高比和宽高比,种子的长度、高度、体积和长宽比对生境变化的反应不敏感.樟树种子性状是樟树不同产地的重要表型特征,西部地区的种子偏小,中北部地区的种子偏大,南部地区的种子大小居中;种子的长度、宽度、高度、体积和千粒质量是造成樟树种子差异的主要性状;随着海拔的升高,种子比重越来越小;自西向东,种子比重及千粒质量增加;土层越厚,种子越高.
推荐文章
南北样带温带区栎属树种功能性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响应
功能性状
气象因子
栎属
南北样带温带区
秦巴地区香樟树种子繁育移栽技术
香樟树
种子繁育
移栽技术
秦巴地区
不同种源樟树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对比分析
表型性状
对比分析
樟树
果实
种子
樟树种子休眠机制初探
樟树
种子
休眠
萌发抑制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樟树种子性状及对生境因子的响应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樟树 种子性状 产地 生境因子 响应机制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林业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100
页数 9页 分类号 S792.23
字数 49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36/j.jjau.2017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黎祖尧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25 156 7.0 11.0
2 张艳华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9 42 4.0 6.0
3 张雷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10 44 4.0 6.0
4 金志农 15 52 4.0 6.0
5 李芳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8 51 5.0 7.0
6 曹金城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0)
共引文献  (251)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8(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3(2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12)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樟树
种子性状
产地
生境因子
响应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286
36-1028/S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志敏大道1101号
44-10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55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