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查明康滇古陆西侧龙马溪组黑色岩系的地质成因及沉积环境,指导区域页岩气勘探开发,对宁蒗盆地东南缘李子河地区龙马溪组岩层开展了详细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硅质含量较高(SiO2值为64.78%~96.89%), Al2O3与TiO2呈正相关,SiO2 /A12O3与A12O3呈负相关,这种相关关系表明该区硅质岩系为非纯硅质岩,含有较高比例的陆源泥质沉积物.Al/(Al+Fe+Mn)值(0.53~0.75)、Fe/Ti值(6.38~14.96)、(Fe+Mn)/ Ti值(6.40~18.20)、Si/(Si+Al+Fe)值(0.82~0.99)及Al-Fe-Mn三角图解综合显示出生物沉积硅质岩的特点.MnO2/TiO2值(0.005~1.20)、δCe值(0.46~0.92)、相关构造判别图解以及稀土元素分布形式特点均说明源区形成于接近大陆边缘的深水-半深水沉积环境.沉积期水体盐度指标m值(4.96~36.88)、 CaO/(Fe+CaO)值(0.017~0.83)以及氧化还原指标δCe 负异常、δEu 正异常、Ce/La值(1.04~2.09)等元素特征指示其沉积于还原条件下低中等盐度海水环境,这种环境下适合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高有机碳(TOC)与高硅质含量显示弱的负相关,说明生物成因硅质岩是造成高TOC的主要原因,而陆源物质硅对有机质进行稀释和破坏反而降低了TOC含量.受上述成因构造及沉积环境的影响,在宁蒗盆地李子河地区龙马溪组形成一套品质较好的富有机质烃源岩储层,具有一定的页岩气地质评价意义.
推荐文章
应用ICP-MS研究川西南龙马溪组泥页岩稀土元素特征及沉积环境
盐源盆地
泥页岩
稀土元素
沉积环境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特征
四川盆地
五峰组—龙马溪组
黑色页岩
沉积环境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储层特征
页岩气
焦石坝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页岩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五峰组
龙马溪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康滇古陆西侧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龙马溪组 黑色页岩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沉积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534.43
字数 608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3)
共引文献  (1726)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4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7(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8(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10(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2(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3(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龙马溪组
黑色页岩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季刊
1009-3850
51-1593/P
16开
四川成都一环路北三段2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