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上扬子区康滇古陆以东的志留系龙马溪组无"红层"发育,但在康滇古陆西侧的盐源—丽江地区,龙马溪组底部却发育有"红层"(为厚约2m的紫红色硅质泥页岩).为了明确该套"红层"的成因及地质意义,以盐源—丽江地区的宁蒗大槽子剖面为例,从岩性、岩相及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对龙马溪组下部"红层"到上部"黑层"的红—黑转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龙马溪组下部"红层"中含Fe3+,且无有机碳存在,推测这是"红层"致红的原因;②"红层"与"黑层"中稀土元素特征相似,但微量元素特征差异较大,尤其是"红层"中Co的含量均值高出"黑层"9倍以上,而"黑层"中Mo的含量均值高出"红层"9倍以上;③龙马溪组下部"红层"至上部"黑层",整体上是从相对富氧的氧化沉积环境转变为相对缺氧的还原沉积环境,也是沉积水体逐渐由浅变深的过程,这是红-黑转换的主控因素;④龙马溪组从下部"红层"转换至上部"黑层",其间构造背景均为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不同于康滇古陆以东的稳定大陆边缘背景.
推荐文章
康滇古陆西侧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龙马溪组
黑色页岩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页岩微观孔隙模型构建——以滇黔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滇黔北地区
页岩
志留系
龙马溪组
微观孔隙
孔隙模型
模型验证
有机质类型分异规律及其主控机制——以威远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为例
威远地区
志留系
龙马溪组
有机质类型
扫描电镜
富有机质黑色页岩形成环境及背景的元素地球化学反演——以渝东北地区田坝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四川盆地
渝东北
奥陶纪—志留纪
黑色页岩
元素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大地构造背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康滇古陆西侧志留系龙马溪组红—黑转换特征 ——以宁蒗大槽子剖面为例
来源期刊 海相油气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红层 沉积转换 龙马溪组 志留纪 康滇古陆西侧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讨论·探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TE121.3
字数 67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854.2020.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正和 20 116 6.0 10.0
2 张海全 9 55 4.0 7.0
3 程锦翔 10 47 5.0 6.0
4 邓敏 4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5)
共引文献  (888)
参考文献  (4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7(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8(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9(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12(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3(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5(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层
沉积转换
龙马溪组
志留纪
康滇古陆西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相油气地质
季刊
1672-9854
33-1328/P
大16开
杭州市西溪路920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880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