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胸椎及胸腰椎后凸型休门病患者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 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 PJK )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接受后路内固定矫形融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以上的60例休门病后凸畸形患者,手术年龄为13~24岁,平均(17.6±4.1)岁。根据后凸顶椎位置不同,将患者分为胸椎组(顶椎位于 T9及以上)和胸腰椎组(顶椎位于T10及以下),其中胸椎组25例,胸腰椎组35例。于站立位全脊柱 X 线片上测量全脊柱最大后凸 Cobb’s 角( global kyphosis,GK )、近端交界角( proximal junctional angle,PJA )、胸椎后凸角( thoracic kyphosis,TK )、腰椎前凸角( lumbar lordorsis,LL )、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 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 )和最上端固定椎( 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 )-C7矢状面距离参数,对比两组间PJK发生率和矢状面形态的影像学参数。结果本研究平均随访(31.1±11.9)个月。胸椎组和胸腰椎组GK矫正率分别为(39.8±10.5)%和(48.6±14.4)%( P=0.012),末次随访时,后凸矫正丢失分别为(4.2±7.1)%和(9.3%±8.6)%( P=0.018)。术后随访中,19例发生了术后PJK,发生率为31.7%,最常见的原因为PJK I型(后方韧带破坏型)。其中胸腰椎组的PJK发生率显著高于胸椎组(42.9%vs.16.0%,P=0.027)。2例因进展性PJK接受支具治疗,1例因PJK伴顽固性背痛进行翻修手术。自术前至术后,胸腰椎组UIV-C7矢状面距离绝对值始终大于胸椎组。胸腰椎组的UIV位置和融合节段均显著低于胸椎组[ T (6.0±1.9) vs. T (2.7±1.1),(10.2±1.8) vs.(12.4±0.9),P<0.001]。UIV使用钩的PJK发生率显著高于使用椎弓根螺钉患者(80%vs.27.3%,P<0.001),使用卫星棒者无一例发生PJK。结论休门病后凸畸形术后PJK的发生率为31.7%,主要发生于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UIV位置低及使用钩、过大的后凸矫正率和UIV-C7矢状面距离等可能是胸腰椎后凸患者并发PJK的主要危险因素。
推荐文章
老年脊柱术后胸腰段近端交界性后凸的矢状位参数分析
脊柱疾病
手术后并发症
脊柱融合术
脊柱后凸
老年人
后凸成形术体外选择性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选择性治疗
脊柱矫形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
脊柱矫形
近端交界性后凸
畸形
危险因素
荟萃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危险因素分析
腰椎退行性疾病
近端交界性后凸
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
危险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胸椎及胸腰椎后凸型休门病患者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对比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脊柱后凸 Scheuermann病 脊柱融合术 危险因素 近端交界性后凸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脊柱畸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2
页数 6页 分类号 R682|R687.3
字数 54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252X.2017.01.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脊柱后凸
Scheuermann病
脊柱融合术
危险因素
近端交界性后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月刊
2095-252X
10-1022/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1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
82-759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9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617
论文1v1指导